耍孩儿小戏是起源于雁北地区的古老剧种,具有苍劲雄厚的艺术风格,它的表演朴实直爽,雄浑激昂,充满张力。为了更好地传承山西稀有剧种耍孩儿,推动文旅融合发展,应县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,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作品,讲好地域故事。近日,记者走进应县青年耍孩儿剧团,在乡音古调中去感受浓厚的民俗风情。
高亢嘹亮的唱腔,轻盈利落的脚步,古朴豪放的伴奏……在应县青年耍孩儿剧团的排练室里,演员们正紧锣密鼓地排练新剧目。
该剧团团长白香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:“我们这两天彩排的是为2025年新年创作的一部独幕剧,也是文旅小戏、耍孩儿小戏《兄妹赛艺》。它主要背景就是包括我们应县人家喻户晓的鲁班建塔的故事,我们根据这个故事来创作了这部戏。”
有六百年历史的耍孩儿又称“咳咳腔”,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,被称为当今戏曲史上的“活化石”。它保留了雁北原生态的乡野气息,古朴、婉约、豪放、细腻,优美动听,悦耳感人。在六百余年的时空流转中,耍孩儿也曾面临被遗忘的风险,应县青年耍孩儿剧团正在用自己的坚守和汗水,浇灌这棵土生土长的文艺常青树。白香兰说:“怎么能够把耍孩儿这个古老剧种老树发新芽,让它能够结合新时代的作品,首先是活下去、传承下去,让我们多讲应县的故事,多讲我们木塔的故事通过戏曲的手法,以其表演的形式,来宣传好我们应县的文化。”
文旅融合,非遗焕新。带着耍孩儿传承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,应县青年耍孩儿剧团正以创新的精神开拓发展思路,以开放的姿态融入时代潮流,以博大的胸怀吸纳八方来客,不断推动非遗“破圈”,探索“非遗+”发展新路径,让这一古老的剧种穿透历史烟云,拥有更广阔的未来。白香兰表示,我们不光唱老戏,在新剧目上一定要创新,大胆地创新,守正创新,我们的耍孩儿曲调不变,但我们的表演形式要变,我们要紧跟时代的节奏,创作出好的作品,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我们剧团,喜欢这个古老的剧种。(罗文平?张小菊?李子宣)